一统秦两汉的两汉指什么 (一统秦两汉的重大事件 战国之天下一统)
战国之天下一统,一统秦两汉的重大事件?
1,秦
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一统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通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对后世产生少深远的影响。 (1)度量衡: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其中计量长短用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2)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统治时期,派蒙恬主持修建长城,把战国时秦、燕、赵三国的长城修补与加固,构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东达辽东的古代世界伟大工程——万里长城。 (3)修建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坑。 (4)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率领众人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旗帜。 2,汉 (1)楚汉之争:从公元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银,最终以藏书在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刘邦胜利而结束。 (2)文景之治:公元前179年到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减轻刑罚,减赋税,亲儒臣,求贤良,一意与民休息。在这40年左右的时间内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3)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两次任命张骞为使者,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路西亚、大秦。丝绸之路上现存的文明遗迹有甘肃省的阳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楼兰遗址等。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西业——欧洲。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爱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宣扬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神化了皇帝。汉武帝下令在线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学培养贵族子弟,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5)王莽改制:8年,王莽称帝,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号称“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职官、地名改革。 (6) 东汉建立:25年,刘秀在鄗城(今河北省柏乡)即皇帝位(光武帝),治用“汉”国号,后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7)黄巾起义:184年,贫苦农民的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反抗东汉统治的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为什么秦始皇只扫了六个国家?
秦始皇只是统一了六个国家,还有一个小小的国家没有被统一,那就是卫国。这么看的话,说秦始皇并没有真正的统一中国是对的。
卫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在最开始的时候卫国的国力算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其他诸侯国的发展比较迅速,卫国没有及时赶上他们的发展脚步,一步步落后他们,导致自己的国力一点点衰弱,变成了诸多国家最弱的一个国家。在公元的254年的时候,卫国被魏国覆灭,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国家了。
秦国建国到灭亡多少年?
十五年
从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到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灭亡,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朝代,国祚虽然仅仅只有十五年,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却一点也不少。接下来,就让我们透过这些历史事件,来回顾一下秦朝短暂而又辉煌的兴亡史。
1、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齐国灭亡,秦统天下。王贲与李信在率兵攻占辽东和代地,俘虏燕王喜和代王赵嘉,彻底灭亡燕国和赵国后,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奉命率兵自燕国南下,攻入齐都临淄,齐王建在宰相后胜的建议下,投降秦国,齐国灭亡。至此,历经十年对外战争,秦国终于消灭了所有诸侯国,实现了一统天下的目标(卫国虽未灭,但已经名存实亡)。
2、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11年):咸阳廷议,确立国本。攻灭齐国之后,秦始皇认确立皇帝称号,同时确立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等事项。与此同时,为了商议如何统治这个新生的国家,在秦始皇在咸阳宫主持召开了一次廷议,丞相王绾等认为应该继续沿用分封制,主张将秦始皇的儿子、宗族和功臣分封到燕、齐、楚等偏远地区,使其镇守各地,确保国家稳定。廷尉李斯则详细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认为应该推行秦国已经成熟的中央集权制。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就此建立。
3、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10年):制定新政,开始改革。从这一年开始,秦始皇在李斯的辅佐之下,秦国开始推行一系列新政,实行全面改革。诸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制定“三公九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制度,同时将秦国已经运行成熟的一系列制度,开始推向全国,例如秦律、黔首自实田、二十等军功爵制等,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力图实现文字、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统一。
4、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军南下,攻打百越。因南郡时常爆发叛乱,再加上楚国后裔多有逃入百越者,秦始皇于是令屠睢统帅五十万秦军、兵分五路扑向百越之地,虽然同年便攻占了瓯和闽越地区,但其余四路大军却皆因山高路险、河道纵横、补给困难和水土不服而陷入苦战,后秦将屠睢被杀,秦军在付出三十万伤亡的代价后被迫北撤。直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灵渠修建完成,在确保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秦始皇又令任嚣统率十万援军再度南下,最终攻占岭南地区,在此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长平之战如果是赵国赢了?
长平之战,即便赵军击败了秦军,打赢了此战,赵国也无法统一六国。
首先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军队战斗力就在不断加强,而当时天下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魏国精锐重装步兵魏武卒,也在不久后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基本损失殆尽,秦军锐士便成为当时战力最强的军队。
赵国虽然在赵武灵王时期经历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但主要重心是放在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身上,为此建立起一支以骑兵为主体的强大军队。不过在步军方面,赵军比起秦国锐士起码要稍逊一筹。
等到了秦昭襄王在位后期,商鞅变法已经在秦国实行了近一百年,此时的秦国是国富军强,实力独步天下。同时期的赵国虽然经过发展,成为山东六国中的中流砥柱,但在综合国力上,还是略逊于秦国。
在军事方面,要论骑兵部队,可能赵边骑的战斗力要强于秦军骑兵,不过这支实力强大的赵边骑需要常年驻守在赵国北部边境,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一旦撤离,那么赵国就有可能遭到秦国和匈奴的两面夹攻,甚至要其余诸侯也会趁机发难,只要没有解决了北部问题,在没有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或是特殊情况下,这支边骑主力就无法调离北部,参与中原战事。
但是在步兵方面,赵军的战力是略逊于秦军锐士的,即便算是打成平手。但在长平之战中,秦国投入的军民约六十万,赵国约为四十五万,按照双方战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赵国要想打败秦国会很艰难,如果单凭赵国,几乎是不可能打败秦国的。
我们退一步讲,假如赵国打赢了长平之战,那么赵国胜利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在兵力、战斗力、后勤补给方面,赵国都不如秦国的情况下,即便能击败强大的秦国,那么也只能是惨胜,而且是非常惨,近乎都不能算作是胜利。
毕竟原本历史上的长平之战,秦国也只是惨胜,虽然赵国全军覆没,但秦军在此战也付出了近一半的伤亡。为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赵国在没有借助其他诸侯帮忙的情况下,即便打赢了长平之战,那么付出的代价会很大,因为赵国的综合国力不如秦国。
赵国同样会因为长平之战从根本上损耗了国力,而付出数十万伤亡也只是得到了上党郡,之后便急需休养生息,来恢复国力。这时赵国即便有心统一六国,但国力和实力却跟不上。而秦国如果战败,在没有落入赵军包围的情况下,六十万大军也不大可能会全军覆没,打不过就撤兵回国。
其次秦国要是遭遇大败,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赵国接下来必然会遭到秦国疯狂打击报复。
上党郡本就是秦国付出辛苦劳动所得,赵孝成王却私自派兵接收了韩桓惠王献给秦国的上党郡,秦国出兵攻打赵国是师出有名,即便战败,秦国再出兵攻打赵国依然有正式的理由。而赵国即便打赢长平之战,不仅不会得利,反而会被其他诸侯所忌惮,站在了其余山东五国的对立面。
因为赵国师出无名,霸占了本属于秦国的上党郡,还用强大的武力击败了秦国,如果赵国再敢表露出统一六国的野心,那么必然会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这时秦国只要带头联合诸侯一起进攻赵国,那么将会上演一场“六国伐赵之战”。
如同当年五国伐齐一样,赵国即使不会被灭国,也会元气大伤,逐渐衰落,从此退出强国之列。因此赵国如果打赢了长平之战,也不敢表露出统一六国的野心。
最后赵国并没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因为即便打赢了长平之战也是惨胜,只要没有从根本上削弱秦国的实力,赵国就不可能统一六国,这还不算其余诸侯。
这点可以参照长平之战后秦国的发展,在长平之战不久后,秦赵又发生了邯郸之战,秦国在这两次战役中共计伤亡了四十多万兵力,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秦国的实力。但是在邯郸之战结束后次年,秦国就再次出兵攻打赵国和韩国,并攻灭了西周公国,将九鼎迁回了秦国。
《史记》记载:“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
邯郸之战是在秦昭襄王五十年结束,秦国在此战伤亡了约二十万人,严重地消耗了秦国的实力,这还不算几年前长平之战中数十万的伤亡。但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国就再次出兵,派大将赵掺攻占了韩国阳城,斩首四万人,接着又再次攻打赵国,攻占了二十多个县邑,斩杀及俘虏了九万人,打得韩、赵两国一点脾气也没有。
以此可见秦国的国力和恢复能力有多么强,即便实力被严重消耗,依然可以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秦国的强大也让最后一任周天子周赧王感到恐慌,因为惧怕,周赧王便组织东方诸侯攻打秦国,结果却迎来秦昭襄王的报复。
《史记》记载:“西周君背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兵出伊阙,攻秦,令秦毋得通阳城。于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秦王受献,归其君于周。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
秦昭襄王听闻后大怒,当即就派将军赵掺攻打西周公国(这时东周王室仅剩的土地分裂为东、西周两个公国,在秦武王时期,周赧王还被秦军强行赶出成周王宫,被迫寄居到西周公国王城),结果诸侯联军失败,西周公国君主西周文公便亲自跑到秦国谢罪,并叩头请求受罚,将三十六座城邑和三万户百姓全部献给了秦国。
秦昭襄王接受西周君的进献后,就将其放回了周都,不过在此之前,曾将西周君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并贬为平民。同年,最后一任周天子周赧王郁愤而终,不久后,西周文公也去世,秦国便将九鼎宝器和其他周王室珍宝一并迁回了秦国,由于新王未立,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由于东周公国还存在,因此周朝祭祀还未断绝)。
过后十几年,秦王政便拉开了秦灭六国之战,历时十年,先后攻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从秦国在邯郸之战后的发展就能看出,秦国的国力很强大,赵国即便打赢了长平之战,也没有能力统一六国,最终能统一六国的还是秦国,无非就是多推迟几年时间罢了。
而且在长平之战中,以秦、赵两国的国力和兵力情况对比来看,赵国要想打赢秦国的可能性非常渺小。如果赵孝成王没有用赵括代替廉颇,虽然赵国最终也会失败,但不至于会全军覆没。
赵国若想打赢长平之战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得到其他诸侯派兵救援,二是没有换将,依然让廉颇坚守,并得到山东诸侯的粮草支援。
《史记》记载:“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虞卿对曰:“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
不过前者因为赵国求和,被秦国利用而被破坏。长平之战前期,赵国因出战不利,赵孝成王就想与秦国讲和,但没有听从大臣虞卿联合诸侯再与秦国讲和的建议,而是直接派贵臣郑朱入秦求和。
秦昭襄王和秦相范雎便利用此事大做文章,隆重接待赵国使者,大肆宣扬秦、赵已经和解,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各国出兵救援赵国,使赵国落入孤立处境,因此在长平之战中,山东诸侯并没有派兵救援,结果赵国大败于长平,之后赵都邯郸又被秦军围攻,发生了邯郸保卫战。
《史记》记载:“王建立六年,秦攻赵,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
后者赵国因为国力不支确实曾向齐国借粮,但被齐王建拒绝。以赵国的国力根本无法一直支撑下去,因此只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为此赵孝成王用马服君赵奢之子代替廉颇成为上将军,并增派二十万大军,让赵括反击秦军,结果四十多万赵军被秦将武安君白起诱敌深入,分割包围,最终全歼于长平战场。
可见赵国的国力连长平之战都难以久持,又如何能支撑起统一六国的战争呢!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之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就消失了?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华大地自周时的统一又走向了五百余年的大分裂,那时诸侯并起、百家争鸣。在战国中期,连横合纵大放光彩,苏秦欲报秦不用之仇,聚“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相张仪首创“横强”,凭借一口伶牙俐齿游说山东六国,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所谓“上善伐谋、次善伐交、下善伐城”,为什么在秦统一之后,就看不到合纵连横之术呢?
一、天下既定,已无合纵之敌连横之友
“秦王政,尔忘秦历代先君一统天下之大愿乎?”在秦王嬴政执掌政权以来,只有一人得到他的首允可以不称“陛下”、“大王”,而以“秦王政”称之,那就是垂垂老矣的少司礼,在嬴政每日上朝之际,必然出现在空旷的宫殿内,嘶哑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这位年轻的王——实现先祖之大业。平日里,嬴政必然礼数有加,毕恭毕敬回答:“政,一日也不敢忘”。六王毕,四海一,这位行将就木的王室宗亲没有像往常一样提醒王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拦在这位王前的,只剩些边远蛮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这些少数民族,还需靠武力征服。合纵连横,随着大秦一统天下,再无敌手而失去了登台演出的机会。
二、秦不喜游说之士,君王重以法治国
秦孝公与商鞅、秦惠文王与张仪、秦昭襄王与范雎,都是君臣亲密无间的典型表率,然而秦国历代国君却并不喜说士。商鞅变法图强,但不曾再见孝公重用其余游说之士;惠文王即位,苏秦献策但不为王上所喜;武王登基,张仪因害怕被武王忌惮而逃离秦国。所谓“疑人不用疑人不用”,但秦国国君都知道,说士与商贾相同,都是“投机倒把”之人,“商人重利轻别离”、“说士卖国而求荣”,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黔首凭军功登士拜爵,若国君鼓励这类凭口舌之利、靠这些唯利是图之人谋国谋战,良田无人耕,战争无士卒,国家还怎么发展?既而始皇登基,废儒学、罢纵横,乃是因为秦国制度的根基在大法、律令,在军功爵制。
二、不登大雅之堂,却已成常规
纵横家们自战国中后期崛起,横有张仪、司马错,纵有苏秦、公孙衍,这些人活跃一时,大国国君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合纵连横之策在早期并不被认可,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这些谋士似乎并不被认可,也是赞美少而诋毁多,因此在重法的秦朝、儒学兴起的汉朝、佛儒并列的唐朝,纵横家们都找不到登台演出的机会,合纵连横之策已不登大雅之堂。
但在日常生活中,游说无处不在,大国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合纵连横,在现代大国外交、商业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大国横强争夺资源,小国合纵不惧强权,虽登不上大雅之堂,却也如野草一般顽强。
时人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纵横家凭借出众的口才、审时夺度,可以一己之力比肩百万雄狮,但不能忘记的是,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其他国家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早期的合纵与连横反复无常,才有“朝秦暮楚”的典故,后期的合纵也变成了伐秦,作为战国时期特有的产物,秦朝已无合纵敌手,也不再需要连横抗之。
本文地址: http://www.baiduxiaoshuo.com/article/851f2feebfd58bacdd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