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2 ifc LG2美妆区域持续调整
本期调整报告涉及品牌平面布局落位如下:
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次和大家分享ifc LG2的美妆调整,是今年2月,当时3个主要看点包括:
1、品类更替,强化香氛(主要集中在地铁出入口附近,增加diptyque 和 BYREDO两个高端品牌,同时替换原餐饮业态)。
2、L2美妆品牌下移(当时La Prairie下移,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DIOR一样,保持着LG2、L2两个楼层两店同开)。
3、“战线”进一步拉长(动线南侧更多服装品牌转为美妆业态)。
差不多已到半年,该项目调整继续,同样具有几个标志性看点:
1、L2美妆已成往事
这几乎是LG2整个楼层开启高端化妆品调整以来分水岭事件,相信从2017年LANCÔME进驻时,商场就有将L2美妆区域下移的调整计划,否则始终会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如今L2该业态清空,考虑到商场的强势势头,该区域势必会引入具有更高客单价的鞋服、皮具等品类,理应也会对铺位进行重新分割,这是L2之后调整值得期待的看点。
原该区域的品牌,继DIOR和La Prairie后,LA MER也在LG2找到选址,位于原Sulwhasoo位置,目前围挡中,同期该楼层中庭开启POP UP STORE,以确保业绩不中断。
这则调整先期被动移位至原innisfree位置的Sulwhasoo目前已早先于5月装毕开业。
另一个原位于L2的品牌mtm labo,我有疏关注,查询了大众点评,标注位置是LG2-47-2号,再对比商场官微平面图,应该是位于原Dragonfly的位置旁,从业态来看也是搭的。也就是说之前Dragonfly围挡调整,可能是为了给mtm labo腾出空间。这则调整我只有4月摄入的围挡画面,如果有切实动向也欢迎随时指正或确认。
总之,项目目前终于把美妆品牌都“定格”在了LG2,作为规划逻辑及氛围引导而言,堪称阶段性成果。
2、品牌升级调整
上文说到LANCÔME在2017年就已进驻,堪称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这几年一直在说商场LG2就像高线美妆品牌收集器,不断地通过品类更替来扩大规模。但这也不代表品牌“只增不换”,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已经有诸如FANCL、CAUDALIE、Jurlique、innisfree等品牌告别,本期调整持续,涉及到的品牌包括有:Kiehl’s、shu uemura、CHALING、IPSA。
其中前两者位置引入Maison Margiela和HR,前者为目前上海市场独一家美妆专店,后者则是开出精品概念店,其实不用在意“精品概念”名号,这是该品牌上海市场第一家非百货商场专店,ifc号召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IPSA的后续品牌,迎来了Christian Louboutin美妆,该品牌2019年底登录大陆市场线上渠道,刚过去的7月初于北京SKP开出国内首家专柜,上海市场首店则是选址ifc目前筹备中,均为两个城市顶奢商场龙头,匹配得上品牌880元一只唇膏的价位。CHALING的位置目前还是商场围挡,不过按照ifc的规划策略,后续品牌画面应该分分钟会上。
不过鉴于此前暂撤后来移位的fresh、MAKE UP FOR EVER等品牌案例,本次提到被调整的品牌之后如果找到新选址再入场也不无可能,这里特地说明一下,免得信息有误打脸。
3、高精尖
这是目前该项目LG2美妆调整呈现出来的趋势——先是与几个大集团达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纷纷携旗下优质品牌树立定位,并在中庭核心点位给到传统“四大”建立认知(即使定位并非最高,但江湖地位要有),某种程度上该阶段和传统百货高线美妆品牌规划逻辑异曲同工。
此后随着香氛市场近年起势,以小众香氛品牌集群建立有别于其他商场美妆区域的差异化优势——即主流品牌无法做到独家,这不强求,但除此之外我有的一定要是市场上相对稀有的,甚至做到独有。
再则即瞄准刚开始布局线下市场的“尖货”品牌,以体现碾压性号召力。某种程度上,品牌业绩的好坏与其连锁化程度有微妙的关系。这也是优质品牌“首店”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公关话术、宣传说辞,更重的是一个具有号召力的品牌在某商场开出首店意味着业绩保障,这才是商业项目最应该看重的(当然也有失败案例,尤其是对于市场认知度不高的品牌而言)。
如果没有算错,ifc LG2前前后后引入过四十多个品牌,数量上其实并不及一些大型优质百货商场对于该业态的布局规模,但从内容以及定位的清晰度来看,反倒是由于实体店的空间限制,经过优胜劣汰,辗转腾挪,变得越来越清晰。这种看品牌进出,市场变化的品味感,是品牌接纳度趋于无穷大的线上渠道未必能体会到的。
本文地址: http://www.baiduxiaoshuo.com/article/8d837fc70a5019d1d6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