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机 从浙江走出的院士 联想集团因他的发明起家并命名
"中国5G在世界上走得比谁都快。"虽已81岁高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仍然关注着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倪光南曾参与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是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前身)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他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本期推送,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大学1961届校友倪光南的数十载科研强国梦。
倪光南,1939 年生,浙江镇海人,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家特殊津贴、亿利达科技奖;1992年获中科院重奖;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以全5分的成绩毕业,参与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
1961年,倪光南以全5分的成绩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现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当时恰逢计算所正在全力投入吴几康先生领导的"119型计算机"的研制,倪光南参加外部设备调机:"所有人都有一个为国增光的信念,而且当时国家正在研制 两弹一星,我们这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计算机也是要为两弹一星 服务的,有助于解决两弹一星的一些重大计算问题,所以大家也感觉到身负很重的历史使命。"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平均浮点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作为参与者,可以说这是倪光南科研生涯的"第一站"。
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联想汉卡、联想微机以及联想通信,是倪光南最得意的三项科研项目。倪光南在联想集团担任首任总工程师期间,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的联想汉卡、联想微机,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联想通信,虽然由于倪光南离开联想而不了了之,但是与联想同时起步的华为,在后来取得的成功,也证明了倪光南当时的科技决策是正确的、有远见的。
联想汉卡的成功是有机遇的,倪光南谈道:"当时中国有一个说法,因为汉字很难进入计算机,很难处理,所以就是说汉字会拖中国计算机发展、信息化发展的后腿。甚至有人认为要用拼音来替代汉字,这可是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大问题,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1988年,由倪光南主持开发的联想汉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此时,倪光南并没有来得及体会获奖的喜悦,便投入到联想微机的开发中,他领导的团队日以继夜地工作,设计出当时指标先进的联想286 微机,赶上了1989 年3 月在德国举办的CeBIT(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首次在国际市场上推出微机主板和扩展卡,1990 年,在国内推出了联想系列微机,1992 年和1993年分别推出中国第一台486 和586 微机。在倪光南主持下的联想微机开发部门,依靠自身的研发能力,使得联想的新产品在中国推出时间都超出在华的跨国公司半年左右。联想系列微型机于1992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以说,在汉卡准备"落幕"时,联想微机"异军突起",完成了联想汉卡到联想微机的产业与技术双重意义的华丽转身。
1992年倪光南在联想微机生产基地
在谈到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感受时,倪光南院士的回答质朴而感人:"获奖,不过是对已做的事给一个评价而已,重要的是以后的事。我汉卡获奖时在忙着在开发联想微机,联想微机获奖时又在忙着筹建联想通信。获奖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回顾,而是更多地想如何搞下一项研发。"
2019年10月26日,倪光南院士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70年70企70人发布盛典"上作主题演讲
现在,虽然倪光南院士已经退居二线,但他始终觉得使命仍在,仍不遗余力地辗转各地,为中国IT核心技术的发展发声。他还录制网络公开课,将自己对互联网核心技术的发展理解和思考对外分享。
"过去这些年,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最大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如今我最大的目标,即尽职尽能地帮助那些高新技术公司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从自身实践"中国创造",到鼓励更多人去坚持自主创新,通过技术突围实现强国目标,倪光南院士觉得,忙碌着,也幸福着。
更多校园资讯,欢迎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东南大学校友总会、官网、中国新闻网、中国产经新闻网
本文地址: http://www.baiduxiaoshuo.com/article/a9c1b8a0c9cc6c810c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