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门派有哪个门派 (四大门派各自都有哪些特制装备吗 古人的旅游装备有哪些)
古人的旅游装备有哪些,四大门派各自都有哪些特制装备吗?
鬼吹灯,四大门派分别是:摸金校尉、卸岭力士、搬山道人、发丘天官。每个人盗墓技巧都不相同,摸金主要有摸金符,卸岭主要有旋风铲,搬山有金刚伞,飞虎抓,发丘有印。具体如下:
摸金符以兽爪为原材料,上面镶嵌金线,刻有“摸金”两个篆字。摸金符的制作方法复杂又耗时的,需在蜡里面浸泡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埋藏在百米深的地底下,汲取天地之精华,在八百个日月后出土。此时还需甄选出颜色乌黑亮丽的来制成摸金符。摸金符的作用是驱邪护身,是盗墓者的必备物品。
旋风铲以精钢制成的旋风铲,由九块钢铁锻造成弯曲的螺旋叶状,再由一根铁棍置于其中,看似简单的工具,里面其实大有文章。铁棍与螺旋叶之间有特别的机关,当旋风铲朝地上插的时候铲柄便和铲头锁死固定,而铲柄后端有个装置可令头部旋转伸缩,过程中可将土往上带,于我们现在的钻地工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飞虎爪同样是由精钢打造而成,飞虎爪顾名思义看起来就像老虎的爪子一样。但是这个飞虎爪可比老虎爪子灵活得多。四个爪子朝四个方向摊开,再往下弯。爪子握度可调节,尾端接着一条绳索。飞虎爪属冷兵器,是暗器的一种,相信盗墓者们平时是拿用来跨越地形障碍用的,不过要用来防身也不是不可以。
金刚伞用伞来抵御攻击是许多武侠作品常见的套路了,因为伞本身的实用性强,能遮风挡雨装文艺,防御无死角,转起来还能反弹,收放自如,乃杀人放火之必备良品。扯远了,现实中盗墓者需要金刚伞用来抵御各类突发事件,采用金刚铁骨精炼而成的金刚伞造价昂贵,用不用就是钱的事了。
在《鬼吹灯》中,胡八一、胖子、雪莉杨是摸金校尉一派。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讲究团队之间的合作搭配,擅长分岭定穴之术。每人身上佩戴一个摸金符,在盗墓开关之时在东南角点一个蜡烛,鸡鸣灯灭不摸金,这是摸金一派活人与死人定下的规律。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摸金校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也就应该能够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称的“汉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体味出他们“汉墓考古靠运气”话语中的无奈。后来就一辈一辈往下相传。
搬山道人专指那些以专指那些以盗墓盗墓为业,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不为财物。为业,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不为财物。只为解除族人身上诅咒。
搬山一派,一直独来独往,身着道士服,所以成为搬山道人。搬山对于一些道术不是很擅长,武功相对于其他门派略胜一筹。多年来行走在各大古墓中,只为找寻雮尘珠,相对于其他门派有着很大的神秘感。
卸岭盗墓皆是聚众行事,盗取古冢,历涉险阻危厄,并非仅凭矫健身手与群盗之力。正所谓盗亦有术,卸岭之术在于器械,流传了近两千年,引出许多冠绝古今的奇事。然天下事物兴衰有数,既有其生,就自有其灭。卸岭力士始于汉代乱世,鼎盛于唐宋,没落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终于销声匿迹,就此绝了。
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发丘天官与摸金校尉同属曹操的盗墓军队,盗墓手段几乎一样。只不过发丘中郎将官大一级,是摸金校尉的首领,并且多出一枚发丘天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大字。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盗墓中较为出名的盗墓门派就是这四大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特点和器具,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古代为什么西北少数民族喜欢弯刀?
当看到这个很“正常”的问题之时,我们首先要在脑海里自我确认一下,自己怎么会有少数民族喜欢用弯刀的印象?相信不少小伙伴寻思之后,就能够得出一个挺一致的结论:
我是从电视剧、动画片里看到、知道的呀。
这可不就坑了嘛!因为,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他们对于弯刀的喜爱,绝对没有我们认知中的那么热衷,而中原王朝的兵卒们,也从来没有必须用直刀的癖好。
双方其实都抱着一个很实际的原则,那就是,怎么好用怎么来,一切以战争中的实战效果来进行取舍。
首先,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到底用的是什么样的刀?有图有真相。
在这张汉砖上的匈奴骑士画像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家手里拿的那把刀,还是挺直的嘛。
再看一下唐代时期,突厥武士的画像,斜挎着的刀也没怎么有弧度。
即便是后来,纵横草原的元代士兵,他们的刀,也只是微微弯曲,带点儿弧度罢了,完全没有咱们在电视上所见的那种,大弧度的弯刀。
“汗曾嘱其诸继承人,用兵之前,必须检阅其队伍,审视士卒之兵械……兵械最备者,并持微曲之刀。”
那么为何游牧民族真实的使用刀具,会和我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呢?除了电视、动画片的误导之外,还有三个主要原因:
刀具这个东西,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很稀罕,没得选“黄帝来首阳山之金始铸为刀。”
从黄帝时期就有“刀”这个概念了,但石刀、木刀、骨刀这种造型不容易控制、个性化较强的刀具,咱们就不再讨论了。
从商代开始,青铜兵器登上历史的舞台,青铜长剑也逐渐装备到军伍当中。此时的游牧民族里,不少人还执骨擎石作战,对于这种新式、穿刺性很强的青铜兵器,自然是垂涎三尺。
鉴于当时冶金技术限制,草原上的大部分部落想要拥有青铜武器,只能从中原进口。因此最早期的游牧民族,他们用的不是刀,没得选,只能是和中原王朝一样,执剑而战。
后来,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铁制武器渐渐替代较脆、容易断裂的青铜制品,成为了军队中的常备武器,刀器也就逐渐出现了。
但当初匠工们的设计理念却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还是中规中矩地直来直去,倒不是人家不思进取,而是因为,直刀确实好用。
直刀也有很多优点有一个形容战场上厮杀的词——“刺杀砍伤”,直刀更注重于刺的方面,穿刺的效果,往往会给敌人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
直刀的刺入,对于破开敌方甲胄方面来讲,更加便利,同时选取刺入点比较灵活,而不是像弯刀那样,需要借助马匹速度,固定好刀刃角度,去移动切割。
而且较长的直刀还可以刺中战场中倒地的敌人,如果是弧度较大的弯刀的话,敌人一旦落马伏地,自己想要劈杀对方,势必要俯躯探身,冒着失去平衡,被人偷袭的危险。
而对于直刀来讲,只需放手捅刺就可以完成这一效果。
我们通常认为,直刀在战场上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插入人体之后,不容易拔出。
其实训练有素的骑兵会在直刀刺入对方身体之时,会准确地转动手腕,让刺入区形成一个较大的开放性创口(想想就怕),一来增加敌人受伤、出血成程度,另外一点就是可以利用大创口,迅速抽出刀刃,避免被人体卡住的风险。
那么直刀这么好,为啥后来还被“掰”微弯了呢?
在无数次战火当中,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中原军队,人们最终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刀,还是微弯一点儿的好。
弯刀也有自身的优点在古代,刀对于骑兵来讲,其实并不是首选武器。在古代骑兵的装备里,首选的一般是长柄武器,矛、槊、狼牙棒、大锤,毕竟这种刺、砸方式的长柄武器,在破甲、创伤方面,要比较薄的刀刃, 来得效果要好很多。
然而战场之上,谁能保证武器就不会脱手,卡住呢?那就还需要有备用武器。因此刀对于骑兵来讲,刚开始就是个辅助作用,当长柄武器不能使用时,进行抽刀砍杀,所以,刚开始游牧民族的伙计们,没有太在意直和弯的区别。
直到后来,匈奴与汉军交战日久,大规模的骑兵对决,使得双方在战备上面,开始精益求精,而直刀的劈砍功能,也在保留刺杀的情况下,进行着改良。
弯刀的质量重心远离刀柄,增加了砍杀的杀伤力和切割范围。在战场上,骑兵冲击之时,将弯刀平托,刀刃向前,借助马的速度,劈砍敌人身体。
由于弯刀有着较好的曲度,刀刃接触人体后,可以沿着刀刃曲面滑动,使得切割面积、破甲范围大增,同时在碰到坚硬铠甲时,也不会出现硬碰硬,碰不动而被磕飞的情况。
很多人以为,游牧民族的弯刀跟阿拉伯、波斯等地盛行的弯刀样式影响有关,其实根据史料记载,古代时期,稍稍弯曲的马刀,很可能出自的地方是汉朝。而后来由西迁的匈奴,又将弯刀的理念带到了西方。
“可以肯定,无论伊朗还是小亚细亚、埃及,在14世纪以前都没有马刀,从翁米亚时期开始,在阿拉伯和波斯人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剑。”
“弧形刀的砍杀优点很早就被亚洲人所公认,此刀在印度、波斯等国长期使用后,经土耳其传入欧洲。”
前方不断进行激烈征战,而后方有着强大国力的汉朝,必然会对自身的战备器械进行不断地改良和试验,最终,产生了更加合适作战的微曲马刀。
因此,可以看出,弯刀和直刀并不是哪个民族的特爱,刀的样式,主要与战争方式、需求有关。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朝代根据自身的需要、战争的方式进行着不断变更改良,比如明代时期为了抵御倭寇,还专门仿制了大批日本刀——扫刀(日式长柄刀,刀窄小,长一英尺七英寸,木柄长七英尺五英寸)。
不过刀的华丽蜕变,最后还是终结于热武,当枪一响,冷兵器的舞台缓缓落下帷幕。
为什么说古代家里可以放刀?
历朝历代对于兵器的管理,不同时期或许松紧不一,但对于甲胄都是严令禁止的,甚至出现“禁甲不禁兵”的说法,私藏者动辄死罪论处。为何兵器与甲胄会被区别对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器甲胄都是重要的战争资源,各朝代都会对此进行严格管控。各朝代对于各种兵器的禁令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为了让百姓应对野兽、匪寇、敌军等威胁,很多朝代允许百姓持有部分种类武器,但基本不会让百姓持有最先进、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如汉朝禁弩、唐朝禁马槊等。而根据统治需要,有时禁武令会异常严格,如秦朝收缴天下兵器铸造金人十二,元朝禁令达到巅峰,甚至流传十户人家用一把菜刀。 对于甲胄,各朝代的态度很是一致,严禁藏匿,违者严惩不贷。这是因为甲胄有着以下特点。
甲胄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巨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朝代的兴衰。甲指铠甲,胄指头盔,甲胄也称盔甲。甲胄与兵器一样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不断更新换代,材质不一、款式繁多,战国中后期甲胄质地由皮质向铁质发展,到唐宋时期达到巅峰。甲胄就是指能够对将士起到防护作用的护具,能够最大程度抵消敌方进攻性兵器的伤害,将士可趁机对敌人进行猛烈反击。
兵器与甲胄犹如矛与盾般相互促进发展,甲胄出现了札甲、鱼鳞甲、锁子甲、明光铠、绵甲等代表性形制。其防御性超高,能有效抵挡各种武器的攻击。
《辽西入卫纪事》记载:一贼抡刀砍值公,适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对而折。公或免,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大意是明朝大将袁崇焕等人与后金贼人们进行近身搏斗,双方刀剑对砍折断。后金贼人又用弓箭射击,袁崇焕等人因有重甲保护,尽管被射成了刺猬,但箭矢无法射透,众人安然逃脱。
而且甲胄有很强的震慑力。试想两军对阵,乌合之众面对“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铁军,很难不未战先怯。甲胄的数量与质量,无疑会对战争的胜负起到重要影响。战国时期吴起率领重装步兵魏武卒征伐天下,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战绩。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依靠千余玄甲军左冲右突,以少胜多击败窦建德、王世充联军,奠定唐朝基业。明末郑成功以铁甲兵为主力几下南京,打败盘踞台湾有着最先进火器的荷兰人。
若一家一甲,叛乱者聚沙成塔也能收集大量甲胄。甲胄脱离管制,无疑会给衙役捉盗捕匪、军队平叛伐敌带来阻碍,严重影响朝廷的稳定统治。所以历代王朝都重视甲胄的管制,原料供给、制造、存放、分发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都非常严格,想要牢牢掌控这种能决定战争胜败的装备。
有能力打造甲胄者,很可能拥有谋反的实力。甲胄的制作成本极高,普通百姓负担不起,只有豪强大族等才有相应的财力。甲胄的锻造十分繁琐,耗时耗力,一般铁匠或不敢或没能力打造,例如宋代步人甲,由1800多枚百锻而成的甲叶组成,重量达40至70斤。甲胄一般较沉重,能武装的部队必定也是精兵强将,战力悍然。贵重的甲胄都有了,粮草兵器自然也少不了。更进一步可组建威力强大的重甲骑兵,如北宋静塞军、辽国铁林军、西夏铁鹞子、女真铁浮屠,这些都是立国安邦的重骑。
甲胄多少透漏着势力集团经济、资源、兵马粮草等实力。朝廷既在乎各势力有无谋反的野心,也在乎有无谋反的实力。所以历朝历代严禁藏匿甲胄,尽可能抹杀造反的苗头,如唐朝规定私藏三副甲胄者处以绞刑,宋元私藏一副铠甲者处死,清朝乾隆严禁甲胄的程度与炮并列。
历朝历代不同程度上允许民间拥有部分兵器,但都会严禁藏匿甲胄,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现代社会在这方面也类似,例如美国很多州对防弹衣的管控非常严格,购买流程更为复杂,而且装备防弹衣犯罪者罪加一等。
古代民间的奢侈品品牌有哪些?
谢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现在总有很多人喜欢花重金买一些奢侈品,衣服、鞋子、包包、化妆品等等,只要贴上了奢侈品的标签,那就成了。管你值不值这个价钱,总之就是有人会买。
题目中说的是民间的奢侈品品牌,而我们常见的各种金器、玉器等等其实普通老百姓是不会买的,这和日常的衣食住行差距太远。但是,对于衣帽等物品来说,民间有钱的商贾们还是会追求奢侈的,这就诞生了很多价格昂贵的品牌。
例如,著名的"镇湖苏绣",苏绣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刺绣手法精湛,纹饰美轮美奂,曾经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博览会"、"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以及"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大奖。可以说是妥妥的国产大品牌奢侈品了,当时的有钱人都以穿一身正宗苏绣展现自己的财力,丝毫不弱于现在的什么路易威登、香奈儿一类的外国品牌
除了苏绣以外,景德镇的瓷器也是当时著名的奢侈品品牌,民间老百姓家里要是能用上一套景德镇的青花,那也是倍儿有面子的事。现在的奢侈品,最高端的是那些商场里标价高昂的产品吗?是那些海淘回来的一批批货物吗?其实不是,真正高端的将求四个字——“私人定制”。
景德镇的瓷器可以说是这条私人定制的高端奢侈品品牌道路的鼻祖了。从明末开始,广州就成为了我们重要的通商口岸,而“广州十三行”建立以后,从景德镇输出的瓷器数量剧增,其中很大部分销往了欧洲。这些欧洲的达官贵族和大商贾们在景德镇专门订制属于自己的瓷器,主要通过在纹饰上打上自己家族的徽章、姓氏缩写等来标志着自己的私人定制,这种瓷器也被称为“纹章瓷”。当时,欧洲各个有钱的大家族们谁手里没有几件景德镇的瓷器那也是说不过去的。
其实,我们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在世界上获得极高声誉的民族品牌,但是现在的世界范围内我们国家的产品在世界广受欢迎的实在太少了,就拿奢侈品来说,我们国人现在逐渐成为了外国奢侈品的消费者,而我们国家哪还有自己的奢侈品销往国外呢?
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寒冷的冬季,再没有比窝在被窝之内,睡个大懒觉更让人惬意的事情了,然而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棉被,其实在宋代之前却是个稀罕物。
因为根据史书记载,棉花最早出现在中原的时期大概在南北朝时期,而宋代之前,史书里关于“棉”字非常稀少,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人们却并没有将其作为填充被料的棉絮,而是仅仅将其当作了一种奇特的观赏花朵来赏玩,直到宋代开始,棉被才逐渐成为了人们抵御寒冷的利器。
一想到数千年没有棉被的岁月,真是令人不禁瑟瑟发抖呀。
那么在宋代之前,没有棉被的岁月里,古人是如何御寒的呢?细数下来,真可谓是五花八门。
一、皮货我们在电视镜头里,时常可以看到远古人裹着一身兽皮的样子,人类没有动物那样厚密的体毛,这就使得其在抵御寒冷之时,单靠自身力量有些不现实,而为了存活下去,远古人类就需要借助其他动物的皮毛,来辅助自身抵御寒冷的能力。
一些有着致密皮毛的动物,便成为了人类的猎杀对象,像羊、貂、狐狸、大型兽类的皮毛往往成为了人们御寒的首选,当然在后来阶级分化之后的社会中,穿着皮毛也成为了一些穷人难以企及的奢求,他们只能寻找一些其他廉价物品来代替皮货御寒,而树叶、柴草、藤曼也都成为了些许御寒的物什。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耕文明的进步,使得人们在种植方面开始了一定范围的拓展,除了吃的粟、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之外,桑、麻、苎麻等经济作物也开始被发展种植,在很长时期之内,麻衣一直作为普通人们的御寒衣料,这种质地粗糙、穿着舒适度不佳的衣服,却因造价低廉被常人所穿着,而在没有棉花的日子里,平日所见的芦花、杨花、柳絮也都曾被填充到麻衣之内,作为隔热的材料,一些鸡、鸭、羊狗等动物在羽毛掉落或者夏季脱毛之时,人们也会收集起来,将之填充到麻衣之中,成为了最原始的御寒绒衣。
在棉花被装入被子之前,古人将晚上盖的叫做衾,在杜工部的诗歌之中就有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南唐时期后主李煜也曾写过
“罗衾不耐五更寒。”那时的衾隔热性能比较差,在寒冬之夜,单纯靠着多层罗衾来御寒,确实有些勉强,而那些丝绸罗缎虽然柔滑但御寒性更差。
当然在富户、权贵的家庭之中,这些体感较差的问题,完全可以克服,一些珍稀的毛皮衣服则成为了权贵们的所爱,这些动物的毛皮不仅软滑,而且非常舒适,因为这种动物皮毛,在获得之后也要通过一系列处理,才最终达到没有异味、柔滑舒适的效果,所以一般人是不容易获得的,而且有些皮货甚至价值连城,比如当年齐国孟尝君想要出关,就是献给了当时秦王爱姬一条白色狐裘,才最终如愿以偿。
此裘毛深二寸,其白如雪,价值千金,天下无双。秦王所宠燕姬见之,问王何以贵?秦王曰:狐非千岁色不白,今之白裘,皆取狐腋下一片,补缀而成。此乃纯白之皮,所以贵重,真无价之珍也。齐乃山东大国,故有此珍服耳!燕姬羡慕不已。
皮毛所制成的衣服如此珍贵,更不用说那些用皮毛制成的铺盖、被料了,当然,这些东西虽然昂贵,但在皇室、贵族家庭之中,肯定也还是用得起的,而这些东西自然比以后的那些棉被的舒适度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得不感慨,有钱就是任性呀。
二、烤火除了服饰、床铺之外,还有一种最原始的取暖行为,那就是烤火,人类在掌握到用火技巧之后,便再也不能与火分离,火在原始社会之时,在驱散了黑暗威胁的同时,也将温暖送到了冰冷的洞窟之内,极大的改善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
而烤火取暖,则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直到现在,不少我国北方农户们还以冬天烤火,作为主要取暖手段,而在农耕社会中,农作物的桔梗、枝干则是冬季烤火燃烧的最佳燃料,众人围在炉火之间,热量也随之传递,这种便捷、低廉的取暖方式,也成为了最实际、最受欢迎的取暖方式。
而即便是烤火,在富贵、权宦人家也被玩出了新的花样,比如宫廷内的火墙,火龙,通过走火通道传递热量,让偌大的宫殿之内,温暖如春,一点儿也不比现代的暖气房差,而一些手炉、脚炉、怀炉等小巧取暖设备,不仅给人带来了温暖,还是精美绝伦的装饰品,将取暖玩出了高度,玩出了品味。
因此,在古代没有棉花的时期,穷苦百姓们虽然不至于遭罪,但体感舒适度不行,而在豪门富户面前,御寒、舒适度不算是什么难题,而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御寒方面,也是颇为适用的。
本文地址: http://www.baiduxiaoshuo.com/article/ef448d555407cad1955d.html